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央企频抢地王"退房令"落空 国企改革理应加速

新京报  2016-06-03 09:19

[摘要] 央企之所以频频抢夺地王、置“退房令”于不顾,与相关部门的管控软约束直接相关,也与其预算软约束有关。

央企之所以频频抢夺地王、置“退房令”于不顾,与相关部门的管控软约束直接相关,也与其预算软约束有关。

每次楼市发“高烧”,除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外,均伴随着央企疯狂抢夺地王的强力助推。据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23日,年内成交总价高的50宗地王,有27宗被央企和国企获得。另据报道,央企联手上市公司,已经拿下逾八成的地王。而早在2010年,面对其时楼市的过于狂热、央企抢夺地王过于凶猛,国资委就严令要求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退出房地产领域,仅保留16家主业为房地产的央企(后增加至21家)。

根据报道,2015年10月21日,中央第三巡视组向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反馈了巡视意见,特别指出“尚有9家三级企业从事房地产开发,有的在禁令出台后仍在拿地”的问题。要求对所属单位房地产业务进行了清理整顿,并于2016年9月30日前完成其余企业退出或转型。

可是,为什么“退房令”已经发出六年了,早应退出楼市的央企不仅没退出,反而加大了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力度。一些央企疯狂抢夺地王、推高房价的乱价,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抑制,反而更为猛烈。“退房令”颁发六年无疾而终,值得有关部门深刻反思。在“退房令”颁发之后,为什么相当一部分央企仍能“顶风作案”,这究竟是相关部门的管控不力所致,还是部分央企、以及其上级主管部门的利益牵扯所导致?对此,我们有必要仔细厘清、并推出更具可行性的管控方案。

如果是央企明知故犯,那么,起码应祭出行政层面的处罚措施;如果是涉及到相关部门之间的利益牵扯,那么则有必要上升到更高层面的顶层设计。否则,面对“退房令”有令不行,相关部门的公信力何在。

另外,央企之所以频频抢夺地王、置投资风险于不顾,还与其一贯存在的预算软约束有关。道理很简单,对于主业并非房地产、却又屡屡参与地王抢夺的央企,其在年初上报的投资预算中,不可能将投资房地产的大笔预算支出列入其中,而只可能是以扩大主业规模或技术创新等名目先行虚列,终再将这部分投资预算转移到真实的房地产投资。对于这种财务预算支出乱象,相关部门亦应提高警惕,如果不能及时治理央企的投资预算软约束,不仅会扰乱房地产市场的有序调控,而且会加大这部分央企的运行风险。当前相当一部分央企的负债率已经高达80%左右,在负债率如此高企的情况下,仍然超高溢价地去抢夺地王,未来一旦楼市的泡沫刺破,这部分央企很容易会遭遇资不抵债的窘境。

从更深层的角度看,“退房令”之所以被架空,同时也反映了当前国企改革乏力以及面临的阻力,难以在监管、产权与经营等方面对国企进行全面性的深化改革,使之真正符合国企的身份定位与作用。比如,如此多主业并非房地产的国企因为其利润高而进入房地产行业就属于明显的身份错位,未能充分反映出其在国有经济中的战略作用。

之于当下而言,针对“退房令”持续的有规不循、央企频频抢夺地王的乱象,无论是基于引导房地产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还是基于强化政策公信力,相关主管部门均应对此提高警惕,尽快形成并全面落实系统的闭环式管控思路。而从长远来说,国有企业的全面深化改革,是的出路。

标签:央企地王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九江房天下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