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过桥贷款”是剂“金融鸦片”

中国新闻网  2015-06-18 09:23

[摘要] 广西某企业通过银行工作人员介绍,从另外一家企业借了3000万元款,借期一周,利率3%,7天支付利息90万元,包括给银行人员中间费。

广西某企业通过银行工作人员介绍,从另外一家企业借了3000万元款,借期一周,利率3%,7天支付利息90万元,包括给银行人员中间费。

过桥贷款”原本是银行之间因项目信贷资金不足,而进行信贷换位投放的行为,现在却被广西某银行“发扬光大”,引入到帮企业寻找资金提供者、偿还企业银行贷款,从而使企业资金不断链、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不下降。“过桥贷款”是银行为降低不良贷款而孕育的“金融怪胎”。从近期由银行员工牵头“过桥贷款”集中爆发的案例看,银行及其员工在其中充当了极不光彩的角色,已让银行名声扫地,企业及参与融资者蒙受损失。

把“过桥贷款”比成“金融鸦片”,是因为这种贷款本来是帮助企业获得资金偿还银行贷款,解决企业资金断链之危,但实质上银行这种“慈善之举”并没使企业化解潜在资金危机。而且如果一旦被银行长久使用,并被当作银行信贷管理的重要的辅助手段时,会带来很多金融危害。

过桥贷款”若成了银行信贷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法宝”,就会助长银行信贷“惰性情结”,当企业面临资金困难时,不是与企业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办法,而是把解决资金困难的方法寄托在“过桥贷款”上;只要能还上贷款,不分企业资金来源,也不管信贷员采取什么手段。这样会使银行信贷管理人员钻信贷管理“空当”,使企业和个人陷入“过桥贷款”风险漩涡。企业一旦陷入这种贷款怪圈,会被不断“敲骨吸髓”,陷入经营绝境。尽管企业可能因“过桥贷款”暂时缓了一口气,而“过桥贷”平均融资成本年利率为45.58%,足以让企业“生不如死”,成了套在企业脖子上的“绞索”。

从“过桥贷款”引发的系列案件来看,不少银行工作人员利用银行特殊身份作掩护,大肆充当资金“掮客”,名为银行信贷管理,实则干着“放贷私活”,牟取巨大灰色利益,这已成不少银行的信贷“潜规则”。若任由这种现象蔓延,既影响了银行信贷业务拓展,也吊高了银行与民间各类金融组织胃口,使社会融资成本无法降低。

针对“过桥贷款”造成的危害,去年银行监管部门出台了续贷新规,对信用记录良好、经营正常的小微企业可进行贷款展期,可发放新贷款偿还老贷款,避免小微企业去市场上找更贵资金借新还旧。但为何一些商业银行没有认真执行新规,依然逼迫企业去做“过桥贷款”?关键还在于巨大的灰色利益。

斩断“过桥贷款”祸患,还得商业银行加强自律,加大信贷内控力度,对员工约法三章,加强企业还贷资金来源监督。同时,监管部门加大检查执法力度,督促银行严格执行续贷新规,并灵活制定贷款期限,改进业绩考核办法。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九江房天下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